查看原文
其他

“湖广填四川”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地名学研究

黄权生、蓝勇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



//“湖广填四川”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地名学研究//


文/黄权生、蓝勇



【摘 要】地名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它可以是时代的标志,是历史的见证,因此以地名为手段来研究“湖广填四川”不仅很有意义并且切实可行。四川地名中反映了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动因、移民迁移定居、移民后农业垦殖以及手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同样也反映了生产活动与经济的发展对生态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看出,这些沉积下来的地名信息,成为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效应的历史见证。

【关键词】湖广填四川; 四川地名; 生态地名; 生态效应


魏源《湖广水利论》称:“当明之际,张贼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其中“湖广填四川”学界研究得较多,但是学界多以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鲜有以地名为研究切入点的,本文希望采用地名学方法来看“湖广填四川”对四川传统产业发展及其对生态的影响,下面先看用地名研究移民的可行性。



一、地名学是研究移民的重要手段



用地名研究移民是具有可行性的,谭其骧先生指出:“即便是政区和地名的研究是可以并且应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的,我们从来不以为对政区和地名只要搞清它们的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就它们存在的时间及所代表的地理坐标和范围就够了,同样应该探求它们变化的原因,找出规律。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来专门做这方面的工作。”葛剑雄先生指出:“移民对地名影响巨大,移民研究为地名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而地名研究也为移民研究弥补了文献资料的空白,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共同进步。”张鸿奎先生认为:“地名变迁,移民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地名变迁过程中也反映了移民本身的变迁状况。”葛剑雄先生指出新的地名出现是移民运动完成的标志,地名学的方法能更加有效,有可能据此复原整个移民过程。既然地名可以是时代的标志,是历史的见证,因此从四川地名来研究“湖广填四川”是很有意义并是切实可行的。

明清之际,整个四川因战乱造成土著川人“百不存一”或“土著仅十之一二”。据研究,动乱之后,整个四川只剩下50万人左右。由于居民的剧烈减少,甚至整乡整村的消失,一些乡村地名也随之减少或消失。在后来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中必然产生大量新的地名,这些地名反映了大量的明清移民情况,四川地名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见证。葛剑雄著《中国移民史》第一卷从方法上探讨了运用地名研究移民的可行性,但学界还没有以地名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湖广填四川”。笔者探讨了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和移民的省籍比例问题,从地名看“湖广填四川”这次大移民,是找到四川移民社会规律变化的一把钥匙。下面就以地名为研究手段看清代“湖广填四川”后四川社会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情况,并对移民后人口过度增长对四川生态的影响进行探讨。



二、四川地名中反映的移民动因



“八大王(张献忠)屠四川”之说在四川是妇孺皆知,今所见县志及家谱也都有记载。光绪十一年《大宁县志》载:“崇祯十二年八月,张献忠寇蜀,官军败绩于汤家坝。”简阳族谱载“经献贼之乱,避难返楚,清初复来蜀,仍居故土”潼南《萧氏族谱·入川各支脉派氏考》载:“明末清初,时代变迁,崇祯十七年甲申岁,西蜀之道八大王张献忠,兵燹烟灭……吾族随令入川。”事实上四川地名记录了明清战乱和社会残败景况。

笔者统计四川有张献忠地名161个,如万县白羊区千口山:“相传明末清初张献忠在此与官军激战,双方及百姓死亡上千人,故名。”开县扎营坡(杀人坡):“据传,农民军张献忠,在此曾扎营,故名。因官军在此杀人甚多亦称杀人坡。”从这些地名可以看到清初战乱对四川人口损耗必大,下面以地名来看清初四川的残破的境况。

重庆大足珠溪区老瓦屋基:“相传,清初由湖广移民入川,在荆棘中发现一老瓦屋,故名。”江津李市区熟田沟:“早年耕耘过,明末清初因兵患,荒芜,后为湖广入川者发现故名。”涪陵县城郊区老屋湾:“明末湖广移民于荒林中,发现此房子,故名。”蔺溪区楼房湾。“传说清代乾隆年间,湖广填四川,此地荒芜唯此楼仅存。”笔者2003暑假在通江八家坪村考察,见到从荆棘中砍出来的老房子。笔者家乡巫山平河乡老湾刘长海家老房子,也是明清时期从荆棘中砍出来的老房子,被当地人喻为“千年老房子”。

上面的地名均反映四川明清战乱,人口耗损,到处荆棘丛生,村庄成树林的事实。任乃强先生称:“至顺治七年时,蜀人大体已尽,惟嘉定、峨眉、犍为一区最称丰足。叙、泸、重、涪、万、遵义与松、茂、雅州保宁一带,略有人迹而已”。巫山县“土著人甚鲜”,云阳县“自明季丧乱遭献贼屠孑遗流换,土著稀简。”由于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造成“有可耕之田,而无种田之民”。这就需要大量移民来补充。胡昭曦先生认为移民入川动机有三:一是迁出地灾荒;而迁入地则有两点:首先是明末清初战乱(包括张献忠农民军在四川的活动),残破四川后田园荒芜资源弃地;其次是巴蜀之富庶。这些说明移民动因是四川战乱,为移民提供了荒芜弃地和宽松的生产条件,这在移民地名及相关地名中体现得相当明了。



三、四川地名反映移民后传统农业、手工业生产生活情况



笔者统计了所有80年代编纂的四川地名录,以当时政区分区统计,结果发现整个四川一共留下了2283个移民地名,而这些地名信息也为移民活动留下了记录,结合相关同时期地名,为研究移民后的社会活动提供了样本和材料,这些地名对“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四川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还反映了移民后经济文化的整合,体现了社会的变迁。下面以移民地名为主要依据再结合其他地名, 看四川移民后传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一)移民迁移和定居地名

富顺县狮市乡河佳湾:“清康熙四年,由湖广填川的王姓在此建宅,村周围被小溪环抱,后立石碑得名。”会东县柏岩乡广东村:“清时,广东籍人迁住此地,故名。”杨柏乡邵家河村:“清初,该地田地荒芜,邵氏来此,用竹片插界定居后,以邵姓居此得名。”涪陵红花院子:“传说,明末官府移民潘姓至此,打坏一只桃色花碗后建房定居,故名。”巴县青木关区赵家院子:“明末清初,赵姓入川建宅院于此,故名。”长生桥区胡家山:“清初,湖广移民四川时,胡姓建宅于此小山堡的斜坡上得名。”一品区苟家屋基:“清初,苟姓移民入川后建房于此,故名。”此为自发移民定居者,为移民主体。

清代还有官府移民,体现了政府对四川社会恢复的重视,如巴县青木关区千年房子:“明末清初,官府移民,某氏在此建房定居,其房结构扎实,富永久之意,故名。”长生桥区杨家湾:“清初,官府移民,杨姓移民入川,在此湾居住。”界石区三家冲:“明末清初,官府移民,有三家人入川在此居住,故称。”由此看插占为业,占有土地,拥有房舍定居下来过稳定的生活是移民的首要目的,移民安居也为清代四川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些地方移民进入后,人口增加,经济也慢慢发展起来,如涪陵珍溪区新湾:“相传明末湖广移民形成的村落,后发展成集市。”百涛区陈家嘴:“明末清初,陈姓据此而定居,后成集市。”綦江百涛区罗家沟祠堂:“明末清初,湖广移民,陈姓据此而定居,后成集市。”

集市的兴盛需要人口和经济发展为前提。因此清“湖广填四川”后,人口繁殖,人口增加,形成村庄和集市,残破的四川很快恢复了生机,偏僻的川西南地区也是“男携女负,十百为群,不数年新户增至八九千家矣⋯⋯或梯山作田,或滨河而谋产,垦地焚林,其利十倍,莳菸种蔗,其得百倍。”从移民地名看,明清移民对迁入地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移民“梯山作田,垦地焚林”,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继续走传统的小农自然经济发展模式。


>>>>

(二)垦殖地名

富顺县狮市乡花市村斑竹林:“据传湖广填川时,一袁姓在此砍伐斑竹时发现此村。”永胜乡楠木湾:“据传湖广填川后,由钱姓在此山湾建房,用楠木建梁,遂称。”永胜乡新湾:“据传湖广填川后,林姓来此开荒发现此村,后经整修,即为林角堂,后更名。”回龙乡李家林:“据传,湖广填川时,李姓插占于此,当时一片树林,故名。”许家乡许家林:“湖广填川时,许姓于此开荒种地建房,故名。”中和乡柴垇:“据传湖广填川时,一插占者,于此山垇砍劈柴木修建住宅。”中和乡棕树堂:“据传湖广填川时,插占者于棕树林边建宅。”板桥乡斑竹园:“据传,湖广填川时,该地一片斑竹,砍伐后发现此村,故名。”

由富顺县的移民地名可知,移民垦殖首先是砍伐树林,开荒种地,建房,而一些移民建房还有以楠木为梁者,可见清初移民初,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为移民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当时的垦殖是非常粗放的,而一些耕作十分原始,对森林消耗非常大,如会东县长新乡大火地:“相传两百年前是一片森林,后有人烧荒垦殖,故名。”堵格乡火坪:“据传两百多年前,此地已烧荒垦殖,故名。”文箐乡姜家火山:“据传清代姜姓迁此开荒,故名。”柏杉乡孙家箐:“古时,此地为杂木林,孙姓从云南迁来定居”柏杉乡火地:“此地曾伐木烧垦,故称。”黑嘎乡五火山坪子:“坪上原有一片森林,后伐木烧垦,故名。”黑嘎乡火山:“此山因烧荒耕种,故名。”伐木烧垦,烧荒垦殖,甚至刀耕火种,对森林消耗十分巨大,重庆27区县就有213个垦殖地名(参表2),随着清代移民带来美洲旱地农作物,清代农业垦殖中对森林破坏力度更大了。


>>>>

(三)农作物地名

花生会东县黄坪乡花棚子:“(从前) 此处有看守花生地的棚子,故名。”

西瓜:会东县松坪乡西瓜地:“据传三百年前杨姓迁此开荒种植西瓜,故名。”

棉花:会东县松坪乡下花山:“从前,江西籍雷李两家在小河下游种过棉花,故名。”松坪乡上花山:“从前,江西籍雷李两家在小河上游种过棉花,故名。”

小米:会东县松坪乡地名小米地:“从前,贵州籍潘姓迁此种过小米,故名。”

甘蔗:会东县野牛坪乡甘田坝:“种植甘蔗,故名。”内江县梁家坝沱江乡:“清初,曾(雷) 达一由福建引甘蔗入川,即在此地开始种植。”

蓝勇先生在研究西南汉族移民时记述道:“康熙十年,福建汀州商人雷达一到内江,见内江气候与家乡相似,可以种植甘蔗,便将种子、技术工人引进来,使沱江流域的蔗糖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此不仅体现地名信息的真实性,更体现福建移民四川,其农作物也随之移入四川,故清人陈谦《竹枝词》有“闽人栽蔗住平地”之说。但对四川小农经济影响最大的还是美洲旱地农作物的传入。

马铃薯(洋芋):光绪十九年《雷波厅志》:“山多田少,宜种苞谷,其最高者宜阳 (洋) 芋。”但是当时山地还是以种植苞谷为主,故“雷马屏三属,山地较多,多种玉麦,一呼包(苞) 谷。麦则以雷波出者为最。”

玉米:会东县黑嘎乡老包谷山:“因最早在此山种植玉米,故名。”黑嘎乡包谷山:“此山主产玉米,故名。”黑嘎乡新包谷山:“此为新垦山地,种植玉米。”一乡有三个以包谷 (玉米) 命名的地方,实属罕见,而乾隆十 (1745) 年《荣经县志》、乾隆四年 (1739年)《雅州府治》、咸丰《冕宁县志》、同治《会理州治》都有种植玉米的记载,只是称呼各异(如: 玉蜀黍、玉麦、红玉麦、黄玉麦、花玉麦、苞谷、御麦) 。

在“山多田少”的川西南地区“宜种苞谷”,最高者“宜阳(洋)芋”。而玉米和马铃薯(洋芋)为代表的美洲作物必然加快伐木垦荒,造成森林耗损。

美洲烟草也在四川得到推广,如德昌县龙窝乡烟坪子:“清代,汉族人住此地以种烟草为业,故名。”美洲旱地农作物的传入为移民的山地垦殖提供了条件,也为四川承载更多人口提供了条件。

农业的发展需要以传统手工业为支撑,如制造农具需要铁,建造房屋需要砖瓦,生活中有酒和油的消耗,取暖冶铁需要木炭,等等。如德昌县锦川乡瓦窑村:“清时刁姓筑窑烧瓦,建成此村。”同时农业也为手工业提供了农业产品。如会东县老口乡菜园子:“传说, 从前回族人在打银厂开矿时, 曾在此种菜供应。故名。”在农业发展的同时, 该地区的手工业也得到蓬勃的发展。在传统小农经济社会,二者是相生相成的。


>>>>

(四)地名反映的移民后手工业生产

手工业得到蓬勃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首先是就地取材,发展简单的手工业,而四川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有的手工业是直接以森林为劳动对象,而有的是其生产生活的燃料(参表2)。严如熠《三省边防备览》记载“择有树林青石近水处方可开设,有树则有柴,有石可烧(石)灰。”“竹木用大而宫室棺椁,小而器用柴薪,皆一日不可少,古人云‘十年之计树木,用力少而成功多’,不可不留意也。”可见森林对传统产业生产的重要性,直接以林木为劳动对象的非常多。列举一些如下:

木厂:昭觉县柳且乡四克格五(彝语)村:“ 即砍树休息的地方。”

耳厂:德昌县龙窝乡耳子山:“(过去)盛产木耳,(办厂),故名。”

炭厂(木炭):会东县黄坪乡有炭山坡:由烧炭故名。会东县普咩乡炭山:“ 一百多年前,此地多杂木,以烧炭闻名。”会东县黄坪乡有炭山坡:“由烧炭故名。”普咩乡炭山:“一百多年前,此地多杂木,以烧炭闻名。”洪雅县高庙乡炭窑坪:“早年人们曾在山坪处建房烧木炭,故称。”沐川县炭库乡炭库场:“早年此地为棡炭收储转运场地,故名。”宣汉县三桥乡堆火梁:“ 山梁上常烧木炭火石成堆,故名。”高县大益乡窑厂上:“原建有棡炭窑,故名。”龙潭乡窑厂塆:“塆内原建有棡炭窑,故名。”青川县火沟坝:“ 曾在此烧木炭,习称火沟坝。”绵竹县汉旺乡白炭窑:“有烧木炭的土窑,故名。”长宁县窑子坡:“曾烧过木炭取名。”

造纸:德昌县老碾乡纸房村:“因为邓姓最早建的造纸作坊,故名。”德昌县龙窝乡下槽坊沟:“过去此地建有造纸作坊。故名。”德昌县铁炉乡菜地:“ 过去,这里有造纸作坊,此地专用来种菜,故名。”

上述所列举木厂、耳厂、炭厂、造纸等都是直接消耗森林的产业,表2重庆27区县有木场 (厂)51个,炭厂60个,木厂和炭厂对森林耗损更是十分直接和迅速。

制糖:德昌县铁炉乡麻糖子:“过去,这里有一户汉族会熬制麻糖,故名。”

榨油:德昌县龙窝乡油榨沟:“过去,此地曾有榨油作坊,故名。”

酿酒:德昌县阿月乡刘烧坊:“过去,刘姓在此地酿酒,故名。”会东县干子海乡酒房:“从前, 吴姓在此地修有酿酒作坊,故名。”而这里制糖、榨油、酿酒等手工业的增加,除了说明其生产需要林木为生产燃料外,也说明了农业的发展,有多余粮食可用于农产品加工,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除了农产品加工需要消耗林木外,煮盐、陶瓷、烧窑、冶炼矿石等在清代还是靠林木为主要燃料,这些手工业对林木的消耗也是惊人的。

炼矿:德昌铜厂乡铜厂坪:“清代,此地曾开采和冶炼铜矿, 故名。”铁器制作:德昌铁炉乡铁炉岗:“从前,有人在此山梁建炉打铁”烧窑 (石灰) :德昌大山乡烧灰坪:“从前, 此地办纸厂烧过石灰。故名。”银鹿乡也有石灰窑。烧窑(砖瓦):德昌锦川乡瓦窑村:“ 清时刁姓筑窑烧瓦, 建成此村。”烧陶瓷:会东县江西街乡碗厂:“清同治时,汪姓在此建厂烧碗,故名。”煮盐:表2重庆27区县就有73个盐井地名,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表2重庆27区县砖瓦厂481个,手工业地名最多,直到八十年代初期,笔者还看到巫山交通不方便的地区用木柴烧砖瓦,如 1986 年冬天笔者见杨元楷家门前一次烧大砖瓦窑,数十人砍伐木材一天才够一次大窑所需燃料,可见消耗木材之巨。此外,一些不需要木材为燃料的手工业也离不开森林资源的。

石厂:雷波西宁乡石厂湾:“ 相传,有人曾在此开办过石厂多年,故名。”

淘金:德昌锦川乡金沙坝:“此处安宁河两岸,自清代即有人在此淘沙金,故名。”

采(炼)矿:德昌县宽裕乡铁厂:“清咸丰时,此地开矿甚多,称为铁厂街,后沿用此名”德昌县铜厂乡上南厂:“清代,黎姓在此开过铁矿,因位于铜厂坪以南故名。”德昌县铜厂乡下南厂,同上南厂。会东县干子海乡官家坪子:“传说,三百年前,官府派人来此办厂采铜。”干子海乡老旺山:“相传二百年前,此地因开朱铜矿而兴旺,故名。”柏杉乡:“铜厂清时,此地曾办厂开铜矿,故名。”小街乡小街子:“相传,清初此地因开采铜铅锌等矿,逐渐形成小街子,(后成) 集市。”老口乡菜园子:“传说,从前回族人在打银厂开矿时,曾在此种菜供应。故名。”从此也看出,矿业发展也为大量移民就业提供了条件,一些地方因此成集市,而采矿业也需要农业的支持,故出现了支持手工业的“菜园子”。

采石、淘金、采矿等虽不直接需要消耗木材,但是其找石、开采,必损害山林的表皮,间接损耗森林。采矿(如铜矿)前要探矿,要毁坏山林表皮,找到矿后,要用木料支撑矿道,采矿后冶炼要木炭(木炭要用大量木材干馏),大量矿工生活耗材也是十分巨大的。而上世纪80年代笔者亲历巫山县骡坪附近发现,虽然附近村民烧上煤炭,但是事实上不仅没有减少森林砍伐,由于修煤窑坑道,反而将附近山梁森林全砍光了。总之,传统小农经济下的各产业对森林消耗较大,但是清初由于四川人口密度较小,并且有较为丰富的森林储备,森林损耗范围还是相对局限的,人与自然还是相对和谐的。


>>>>

(五)地名体现四川移民后社会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发展,人口为重要的参数,从有人口基数地名也可以模糊估计移民后整个社会的人口增长幅度,具有一定的参照性。例如通江新场乡七家沟村地名七家沟:“相传湖广填四川时,迁来七户人家在此沟居住。”草池乡武学堂村黄家坡:“明末由湖北迁入一户黄姓在此坡居住。”通江县火炬乡上八家坪,“相传八大王剿四川时,此地仍存八户人家,故名。”(笔者2003年7月考证明末战乱后剩余八家是张、王、李、赵、黄、杨、殷、黎八姓),火炬乡二家坪村:“相传明末清初战乱之后,此地仅幸存有朱、李姓两家,故名。(笔者考证二家坪是清初首先迁入两家而命名,而非幸存两家而命名的地名)”这些地方后来人口都增加了,社会经济恢复,形成了集镇。例如八家坪明末清初在移民前,所剩每户为3-5口人,八户则为24-40人。那么300多年间约800-1200人,人口增长幅度为约20-60倍。其中很多是外地迁进来的移民及其后裔,如此迅猛的人口增长对原八家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整个清代四川人口变化和八家坪是相类的。

 


清代移民后人口增殖,经济恢复发展。结合前面移民迁移(移民)地名和垦殖地名,清“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入后,尤其清代“康雍复垦”和“乾嘉续垦”对战乱后四川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永川永兴场:“此场建于清康熙年间,以‘永远兴旺’之意得名.”吉安场:“建于清康熙年间,当时有一贫寒的婆婆在此设店卖茶,故按谐音称寒坡场,后成集市,取‘吉祥,平安’之音更名吉安场。”武隆兴隆场:“此地过去人烟稀少,名水草坝,约在明末清初由几家店子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市,取‘兴旺发达’之意,命名兴隆场。”等等。这些地名都是直接反映了四川在移民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随着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也逐渐繁荣的历史过程。故清人杨学述《竹枝词》描写:“楚语吴音半错讹,各乡场市客人多。日中一集匆匆散,烧酒刀头马上驮。”

但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为求生计,以高产耐旱的马铃薯和玉米为代表的美洲旱地农作物得到更为广泛的种植,使农民可以到山地坡地垦殖,而持续不间断的手工业生产,也慢慢吞噬着森林,四川森林如表1所示,随着人口增长而减少,一些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农业生产下降,手工业废弃的现象。



四、地名反映的移民垦殖以及手工业生产对四川生态的破坏



四川地名中有大量体现生态变迁的信息,在“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前,四川森林覆盖率非常高。如奉节县双潭乡黑塆:“昔年为大森林所覆,见不到光,故名。”奇峰乡老林:“旧有原始森林,故名”黑山:“早年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蔽日遮天,故名。”岩塆乡老林“此地早年为原始森林,故名。”槽木乡老林沟:“沟里昔有原始森林,故名。”曲龙乡黑槽:“过去森林大,不见日光,故名”竹园乡乡林口:“此地山沟峡窄,过去有一片原始森林。”龙池乡青龙山:“山形似龙,旧多原始森林,故名。”高治乡青家塆:“此湾(塆)原森林密茂,传说林中有大青猴,故名。”合营乡老熊窝:“原为深山老林,曾有熊窝故名。”梅魁乡鹿子塆:“此塆很早以前是森林,传说人们在此见过鹿子而得名。”三桥乡鹿坑子:“过去森林多,常有鹿子出没,故名。”尖角乡猴山沟:“山沟里早年猴子多,因往常树林多。”原地名反映了当地原始森林茂密,蔽日遮天,野兽众多,如南溪县:“雍乾时各乡时有虎患,道咸历后,地阔人满,无复蹄迹矣。”有人统计现在重庆市历史上留下的地名,有69%已名不副实,而虎、熊、野猪、鹿、狐狸等动物已经100%不符合以前虎豹成群景况。如,20世纪60年代虎在四川已经绝迹。

以楠木为例,其生长缓慢,成林更是十分不易,一遇毁灭性的采伐,恢复起来就难上加难。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存在许多以楠木为名的地方但“多不见楠木,更不见楠木成林,多是名存树去。”如永川地名录中楠木林:“早年,此地楠木多”楠木沟:“过去此沟楠木树多”江北县地名录中,“楠木园:此处原楠木成林。楠木湾:此湾原楠木树多。”笔者考察四川许多地区,已很难找到高大的楠木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垦殖过度造成的,同时四川许多地区农业耕作也较为粗放,如刀耕火种地名火山坪子:“坪上原有一片森林,后伐木烧垦故名。”火山:“此山因烧荒耕种,故名。”这更加大了森林的损耗,故“五方杂处,地狭民稠。业农者务尽地力,虽极陡险之区皆为耰锄所及”说得是相当有道理的。郭声波先生认为农地垦殖是森林破坏的最主要原因。9我们从统计的部分四川地区森林损耗的地名,可以看到整个森林慢慢被传统农业和手工业消耗的过程。

从垦殖和手工业地名看,这些地名都体现了移民后社会生产生活对森林的消耗。过去森林丰富的地区,森林也被慢慢消耗,例如道光时大宁县到奉节县的鸟道“沿途老林,枝柯丛杂,刺眼挂衣。”而到巴东数百里“多未辟老林”。由于在明清时期大宁县植被保持良好,故大宁河两岸猿猴“数十多群”。但是由于煮盐持续不断,大宁盐场后乡一带老山“嗣以人稠用广,斧斤频施,尽成童山矣。”而富顺是“有山皆空,无岭不秃”由于缺薪柴,川南出现以天然气代薪煮盐的盛况。有诗描写“有井穿旸谷,烈炎伏其中。聊然借腐草,声呼百丈雄。……应知燧人氏,轸念我哀鸿。九渊一炬起,高岭列灶烘;能省樵山力,兼成煮海功。”14如没有缺薪之虞,当地人就不会“省樵山力”了。而从清中叶开始,许多地方盐业、矿业以及城镇周边薪柴匮乏,出现传统的生物质(柴薪)燃料的危机。

地名信息反映出森林损耗、柴薪缺乏和水土流失等情况,如会东县江西街乡大水沟:“清光绪时此地毁林开荒,山洪冲出一条大沟故名。”鲁吉乡烂田塆:“二百年前,此塆原是水田,后被洪水冲烂,故名。”野牛坪乡甘(干)田坝:“原此地缺水,名为干田坝”干子海乡小荒田:“从前因山洪为患,此地荒弃未种,故名。”新马乡片得箩:“据传清代柏姓在此地种一片庄稼,仅得一箩粮食。”笔者考察巫山县当阳和官阳乡许多高海拔林场附近田地,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森林砍伐殆尽,高海拔玉米就容易“秋风”而不能成熟,中低海拔的稻子因缺水源,稻谷颗粒不饱满,造成粮食减产。这些都是是水土流失、山洪、无水源以及气候改变造成的。

而清后期产生类似巫山林场附近粮食无收现象,其根源是“湖广填四川”后,人口过度繁殖,森林随之严重破坏的结果。乾隆到道光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高峰期。人口的巨增,彻底打破了人口与土地的均衡状态,人口过剩的危机成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载:“数十年来,老林开空,山地挖松,每当夏秋之时,山水暴涨……”又“挖土既松,水雨冲洗,三四年后,辄成石骨。”在自然灾害频发情况下,人口与土地的矛盾产生后,人们还继续向林地开刀,与林争地。而森林耗损,水份涵养不足,水旱相从,田地荒弃,出现所种之田收成甚微现象。四川小农经济在清末开始走下坡路了。马强先生指出:“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是一柄双刃剑,既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的经济获得更多的生存环境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但同时也对生态资源造成破坏乃至浩劫。”

综上所述,“湖广填四川”后,粗放的农业垦殖和名目繁多的手工业对森林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湖广填四川”的传统经济开发活动开始走向了反面。而这些传统小农经济活动及其影响都可从地名中反映出来。这些沉积下来的地名信息,成为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效应的历史见证。从地名可以穿过时空隧道,窥探历史时期的四川经济社会活动部分概况,发现森林的过度开采和破坏会直接影响传统农业生产,这一点,对今人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农史》2007年04期

文章作者:黄权生、蓝勇

文章转化:白琳蔓

本期编辑:白琳蔓

终校:周倩

审订:曾依婷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请参照原文~



往期精彩推送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简牍

出土唐人墓志所涉唐代交通地理考述

《中国历史地图集》清代甘肃图地名校误三则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